文学创作需要灵感,书法创作亦同样需要灵感,文学是用语言艺术,书法是用笔艺术,凡艺术创作都需要借助灵感的翅膀来获得艺术的飞跃,书法也不例外。 如何解释灵感,从人的心理角度讲:灵感是在书法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现象。
突发灵感是人们在平时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文艺创作、欣赏或投身大自然环境中,感悟到一种最佳的心身体验, 此时的感受给人一种愉越、飘然、自身融入到某种状态之中。就象庄子观鱼进入到一种非自然状态, 不知人是鱼还是鱼是人的忘我之中。就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活》里所说的“无我之绝境” 状态,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。
王之的《兰亭序》是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与文人墨客42人,在会稽山兰亭举行修禊盛会,当场作诗37首, 推王之为该诗集作序, 总述其事的过程。 是王之时来神醉兴会之际, 一挥而就写成的,也是作者当时心绪感情的自然流露和渲泄, 因之行笔自然, 潇洒流畅, 章法天趣, 浑然一体, 及醒后, 他日作书数十本, 终不如。颜真卿《祭侄稿》, 苏东坡《寒食诗》等这些历代称之为神品, 都是艺术家在突发灵感的极致作品。在如今书坛唤精品意识的今天, 怎样创作出当代的书法精品, 这无疑是摆在今人面前的问题。
灵感创作是书家创作中的感觉, 只是感受不同, 在创作体验中高度和谐。在进入状态时使人大脑分泌大量快乐素, 激荡, 冲击书写者使人达刭物我忘畅的超越艺术的神来境界。如同庄周梦蝶、也是书家梦寐以求的灵感火花, 它是净化书家和心智升华的表现。 一幅优秀书法作品的产生,要有合适的心境,有内因方面和外因方面, 此时如果灵感出现,那是天赐良机了, 但是灵感不是说出现就出现得了。它靠书者长期对书法技法,经验、文化修养、创作的能量贮存等有关。
他是有前提条件的,需要外界触发、激荡、感染、也可以说是自然界和其他艺术品的触发。诸如:面对名砚、名笔、古墨、古纸;坐禅练功、置身大自然怀抱、观听大型音乐会、运健儿取得金牌等等。产生灵感体验的先导, 都会使人激动。达尔文谈到一个进化论问题的决说:“我能记得路上那个地方,当我坐在马车里,突然感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,高兴极了” 上述的信息,通过传入人的大脑中,形成了一种顿悟式的质变。 书家的灵感,全要依赖书家长期文化积淀,及生活积累,积蓄的精神能量的外化, 是其主体精神,情感,兴致的艺术化再现的表象。
以酒助兴, 调动书家的灵感, 是导入灵感体验, 是古今书家艺术创作的催化剂。醉来信手三两行, 醒后却书书不得。苏东波“吾醉后能大草,醒后自以为不及。”借助酒的能量而创作,趁着酒精化入血液, 进入愉越欢快的兴奋期,此举对嗜酒的书家尤其灵验,但不是真醉, 是处于非醉而醉, 飘飘欲仙的前期。当书家全身心地进入创作化境从后, 灵感激情, 无意识等都会融入笔端, 于是势来不可遏, 势去不可止, 当一旦作品完成, 书家感觉到的那一种禅悦, 一种超脱, 一种宣泄, 确是能产生一种灵感体验,取得甚至决佳精品。理智型书家来的慢,消失的也慢。灵感体验长而平缓,最适宜创作楷书,隶书或篆书。情感型书家来的也快,去的也快,灵感期短,适宜创作行草书。灵感的频频莅临,主要取决于人生体验深度与广度, 取决于直觉与悟性的功夫, 取决于生活的积累, 思想的积累, 所谓长期的积累。源于人们知识经验的沉积,启迪于意外,客观信息的激发,得益于探索与独创的智慧。
书家捕捉灵感,会创造不朽大作,而书家一生中登峰造极的成就,有时仅在灵感的一瞬… 达芬奇创作他的油画《最后的晚餐》时,开始对犹大形象把握不准,他闷自在街头散步,苦恩冥想所要表现犹大形象特征。一骑马的宫廷小吏在街头出现,靠近达芬奇时,泠不防抽了他一鞭,他猛然一惊,这不正是我所要描绘的犹大吗?随后即完成了举世闻名的惊人力作。偶然得之,所谓“得之于俄项,积之于平日”。 灵感是一种‘神遇’ 在与人与神之间,一种超然之物,凭附于人身上,并给人以神灵之气。
从古到今,我们不难找到描绘书家创作灵感的实例事的,古人论书曾有“天人融合”,“ 偶然成书” ,之说,实质上指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。 在实际书写中,有的书家达不到,也出现不了灵感火花,原因方面有几种:
一是内心心理压力大,顾虑过多,情绪紧张,发挥失常。在擂台比赛中,有的书家一上场就不会写字了,满头冒汗,手脚发抖,不战而败。另一种是心理压力小,无所谓,情绪低落,达不到正常水平的发挥,此时创作,不如搁笔,待灵感出现在创作。
二是心里空荡荡的一片空白,完全没有进入角色,与现实中的书家有角色距离。就像演员进入不了角色之中,始终找不到感觉,以致大脑一片空白,而有些书家创作时如同疯子,围观人越多,越兴致高,能写,反倒书写超过了平时水平。这就是所谓的超水平发挥,就像有的演唱歌手,自已唱着,也把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,跟着歌手拍手,唱歌。歌手更加疯狂了。也就是灵感是人类创造活动中一种复杂的精神现象。书法家之灵感及书写的欲望,之勃勃书兴之情感的外溢,之观于物的‘顿悟’ 之知识、修养、经验。一切文化知识的积淀,乃是写字与书法创作的区别,乃是书法家与写字匠的区别,顿悟是一种高峰灵感体验。
三是个体差异,书法大师与一般书家差距不单是书法基本功的问题,更多在于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承受能力,由于各人修养深浅不同,灵感体验一般书家只能偶而遇到。而大师则经常获得。应当相信,只要掌握书法心理学规律,善于导引和运用灵感体验,无疑有助于出精品佳作。但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,没有灵感体验的书家也可能出好作品,其原因另当别论。
书家创作需要灵感,因其为用墨之艺术。凡创作皆需借助于灵感,以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,书法亦偶然,书家的灵感是创作时萌动的强烈欲望,是书法家,有感于物,有会于心,有契于情时,不期然而至,骚动于灵台的一种勃勃书兴。 养气,即要清和真心,申调畅其气,以养气进入虚静,在虚静的境界里境由心造,求得灵感的到来。是以陶钧文思,贵在虚静,疏龠五藏,澡雪精神。通过虚静,达到自觉排除心的一切杂念,使精神净化,集中全部精力于高度紧张的构想之中,于是乎万象冥合,无机畅通,灵感便不期而至,是谓幸哉乐哉,不信,你从中书法史中找一找书法与佛,道思想的亲缘关系,也许会明白的。
灵感来源于人们知识经验的沉淀,启迪于意外客观信息的激发,得益于探索与创造的智慧闪光。